![]() |
行业新闻 |
新闻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PO堰塞湖并购重组井喷:资本掮客生意火爆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30日 撰稿人: IPO堰塞湖下,借道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被推向一个高潮。 截至9月4日,2013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共发布159例定向增发预案(配套募资计划分算),拟融资规模达到2900余亿元。其中8月份以来,100例定向增发预案拟融资规模也达到1600亿元,相比上半年的2700余亿元,正在井喷。 定增融资井喷背后,其中只有峨眉山A、天津松江、新农开发和四川金顶等少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体内新设项目或老项目升级,多数涉及对外收购股权或资产重组。 在这一背景下,帮助上市公司寻找项目资产,或者帮助非上市企业寻找壳公司的资本掮客生意火爆。 套现新路径 相比通过IPO、公开增发获取真金白银,目前的市场格局下,更多的机构不得不在现有的资本运作中寻找新的机会。 这更像是一个“存量游戏”的竞技。尽管无法通过公开募集的方式直接套现,不过置换上市公司股权,与套现相比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除代替项目方寻找资本平台,或者代替资本平台寻找项目的中介之外,这里面还滋养着代替上市公司股东方运作股价,以及帮助拉投资人投票的一系列的机构。 而切合热点的定增项目,由于可以预知股价大涨,这一类机构还负责掌握投资人的动向,如果非关联资金介入太多,而关联资金收益预期下滑,这一类项目可能会被终止。 但变化已经发生。 譬如部分行业已经面临“故事讲完了”的困境。据悉,目前内蒙的部分私营矿主希望通过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重组套现的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煤矿资源,受到煤炭价格低迷影响,部分矿主资金链受到较大冲击,套现的冲动日益加剧。 这一类资源在一年前尚可称得上炙手可热,不过一年之后,资本市场对于这一类项目的估值低迷,使得并购重组的收益大打折扣。而上述人士受访时指出,目前不少资方对 于这一类项目态度已经急速转冷。前些年资方到处找项目的情景已经不再,换而代之的则是项目方急寻重组方。 |
![]() |
![]() |
![]() |
|
![]() |
![]() |
|